欢迎访问,北京军颐中医医院网站

癫痫 肌肉萎缩 重症肌无力 肌营养不良 帕金森 抽动症 失眠症 抑郁症 精神分裂症 精神障碍 焦虑症 植物神经紊乱
当前位置:主页 > 老年人抑郁症 >

老年人抑郁症频发,不要忽略了父母的精神健康!



  如今,子女都成家过自己的小日子,只有过节去看看年迈的父母,往往忽略了老人的情绪感受。空巢老人易得老年抑郁症,他们在情绪上很难判断是抑郁症。那么,老年抑郁症如何确诊?

  其实,掌握“低、慢、懒、降、疼”这五个字,可以确诊老年抑郁症。

  1.【慢】老人在看别人的时候,反应迟钝,目光呆滞,持续时间长;

  2.【低】每次看到别人唱歌、跳舞、庆祝时,不但不会感觉高兴,反而让自己想起难过的事情;

  3. 【降】经常回忆过去自己不好的事情来追悔和谴责自己;总是失眠多梦,彻夜难眠;注意力无法集中。遇到困难的事就束手无策。

  4.【懒】老年人变得很少出门,大多时间待在没有人的地方;不喜欢和人交往,甚至自己的亲人;

  5.【疼】常常感觉身体不适感,比如头`痛头晕、四肢酸痛、肠胃不适等,去检查后身体无明显异常。

  老年人一旦被抑郁症找上门,身体机能就会明显下降,比如:脑缺血,脑细胞的减少,脑萎缩,神经递质转运障碍,脑耗氧下降,情绪不稳、烦躁等,从而影响运动机能、视听、学习、语言、睡眠障碍、脑功能紊乱,记忆力减退,反应迟钝等。

  老年抑郁症如不及时诊治,会增加躯体疾病(如心脑血管病)的患病风险和死亡风险,导致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。

  医学认为人的抑郁大脑脑电波频率有关,脑电波的状态通常会导致人体身体及精神状态的不同,所以使用大脑生物反馈调整大脑的α、β、θ波十分重要。对学习和记忆力还有睡眠都有影响。大脑的脑电波频率过高或过低,很容易发生抑郁情绪,神经紊乱。

  那么,抑郁症遗传吗?

  一项最新研究发现:父母或祖父母曾患抑郁症的人遭受此病困扰的风险远高于其他人。如果老年人有抑郁症,他的子嗣发生抑郁症的几率将提高两倍。

  很多有精神病家族史,得抑郁症的几率远高于普通人群,是普通人的15倍,血缘关系越近,患病的几率越高。

  除了遗传因素,参与抑郁症的还有:身体机能(神经生化、神经内分泌、神经再生)、心理与社会环境等。

  经常吃药的老年人易得抑郁症:有些药物能加重或引起抑郁症的症状,如心血管药物(心得安、利血平)、激素(肾上腺素、糖皮质激素)、左旋多巴等。这些药的副作用会损害身体各个器官,损伤脑细胞。

  听力下降容易诱发抑郁症:许多老年人听力下降,没法正常和人交流,慢慢地,只活在自己无声世界里,时间久了,就会出现抑郁或者痴呆。

  丧偶或者性格内心的老年人容易出现抑郁:丧偶后,家庭结构,亲情关系,经济情况,起居环境都会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。尤其性格内向的老年人,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不愿意向他人倾诉,也无合适倾诉的对象,情绪得不到有效排解。

  老人躯体疾病引发抑郁症:随着年龄的增大,老人患慢性疾 病也随之增多。如高血压、心脏病、胃溃疡、关节炎、糖尿病等,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治疗,老年人遭受身体的折磨,感到无能为力,力不从心,心情沮丧,走向抑郁。

  有些病的本身存在抑郁的症状,如帕金森病:乏力、睡眠障碍、注意力困难、悲观焦虑、食欲不振等。所以有时就很难区分是疾病的抑郁表现,还是疾病并发的抑郁症。

  刚退休老年人:社交圈子缩小,尤其是当领导干部的老年人。习惯了被人簇拥的感觉,退休后总是处于“人走茶凉”的状态中,难免会有心理落差感、空虚和困惑感。

  以上因素都会引发老年人抑郁,在我国老年抑郁症的发病率是在6%~29.4%之间。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,它的发病率已经超过骨质疏松等常见老年病,成为继老年痴呆后的第二大疾病。

  帮助老年人远离抑郁

  1、接受年老的现实。记住这样一句古诗:“未老老先至,忧病病弥缚,无畏复不忧,是除老病药。”就是说,老年人不要整天想着自己老了该怎么办,也不要害怕疾病,这才是对抗疾病的良药。

  2、输入新能量。看见家庭合影,想到现在孩子都离开自己搬出去住了,常常感到空落落的,顿时寂寞和孤独之感涌上心头。这时要换一个角度想,子女长大成人,成家立业,从父母身边独 立出去开拓自己的生活空间,这正是子女成熟的标志,也是自己教育的成果。

  3、多交流、多参加活动。多与别人交谈,不要隐藏自己的感受,尤其是当你有想放弃的想法时,要告诉别人自己此时心中的感受,一个人闷在心里反而更会胡思乱想。多参加老年活动及集体活动,也可以学习主动与人交往,培养自己的兴趣,树立乐观的心态。

  在使用药物或者自我调理的情况下,可以先尝试物理治疗大脑生物反馈辅助进行解决失眠问题,这也是许多三甲医院在临床使用的一种物理治疗手段。

  研究结果表明,大脑生物反馈通过采集脑电波信号,将正在训练脑电波以动画的方式形象、实时的展示给患者,并进行全程提示、增强,使异常脑电波逐步恢复到正常范围,促进睡眠。而且具有可产生放松作用,缓解抑郁,镇静神经活动。

关于军颐

医院介绍 党建工作 医生介绍 医院新闻 社会公益 媒体关注 学术交流 医院地址 疾病科普

服务快速通道

挂号须知 预约挂号 就医指南 乘车路线 挂号专线 联系我们

网上挂号系统